close

臍帶血存不存?看全台媽咪怎麼說

分類:育兒知識
2011/05/11 09:13

【企劃執行/MamiHome編輯部;採訪/黃麗煌】


近年來,臍帶血幹細胞的運用越來越受矚目,不時可以聽到臍帶血移植的成功案例,加上業者強力宣傳以及少子化的社會環境下,為孩子儲存臍帶血儼然已成為趨勢。究竟臍帶血能做什麼?幫孩子儲存臍帶血真有必要嗎?以及臍帶血銀行這麼多,該如何評估?儲存臍帶血的媽咪們,當初的考量點為何?本月號為您深入追蹤,從國內外醫學研究、應用到台灣市場概況,完整揭開臍帶血的神祕面紗。

自1988年,法國一名罹患先天性範可尼貧血(Fanconi's Anemia)的5歲男童移植妹妹的臍帶血救治成功,為臍帶血臨床應用開啟了一扇大門後,臍帶血的研究與應用便廣受世人矚目。時至今日,臍帶血移植技術雖然進步不少,然而臍帶血的儲存所費不貲,使國內三大臍帶血公捐庫紛紛陸續亮起停收熄燈號,私人儲存的民營市場也因此趁勢崛起,小小一個台灣,民營臍帶血銀行便有11家之多,堪稱世界翹楚。


在少子化的社會環境下,一個家庭平均生產數不到2個,也就因為如此,更使得現代爸媽在生產前,對於是否儲存臍帶血這個課題感到相當猶豫。究竟臍帶血能做什麼?儲存的必要性如何?儲存設備又是否能支撐到需要使用時?醫師專家的看法如何?


在深入追蹤之前,本刊特地於100年1月份,於BabyHome網站舉辦了為期20天的「台灣家庭臍帶血儲存大調查」,試圖了解全台媽咪們對臍帶血儲存的看法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來瞧瞧,到底有多少比率的家庭選擇儲存臍帶血?以及儲不儲存臍帶血的各自理由為何?

「台灣家庭臍帶血儲存大調查」問卷結果公佈

調查時間: 100年1月

調查謀體: Baby 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

調查對象:台灣媽咪

有效樣本: 2172份

臍帶血能做什麼?

近年來,在媒體廣告強力宣傳下,幾乎只要是孕媽咪都聽過「臍帶血」,然而聽過歸聽過,很多人並不真的清楚什麼是臍帶血?保存下來又能做什麼?目前國內外臨床應用成功狀況又如何?所有關於臍帶血的研究&應用資訊,就讓本刊帶您深入了解,讓您徹底認識臍帶血!

什麼是臍帶血?臍帶血顧名思義,就是寶寶出生時,仍留在已切斷的臍帶與分離後胎盤中的血液。以往,它們通常直接被丟棄,直到70年代(約1986年左右),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首度發表人類新生兒的臍帶血中,存有不遜於骨髓,能製造紅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的豐富「造血幹細胞」後(以下簡稱臍血幹細胞),臍帶血便開始受到醫學界的重視。

臍帶血--上天給孩子出生的見面禮

1988年,全世界第一例臍血幹細胞於法國移植成功後,時至今日,國際間已成功完成許多臍血幹細胞移植手術,也因而讓臍血幹細胞,在歐美享有The First Gift (意即上天送給孩子出生的見面禮)的美譽。

我國當然也不例外,當中又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幹細胞移植團隊的經驗最為豐富,該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江東和表示,長庚自2003年成功移植臺灣首例重度海洋性貧血個案後,至2011年1月,已成功完成 75例臍帶血移植,並以非親屬臍血移植,治癒了38例重度海洋性貧血、13例白血病、5例免疫不全症候群、3例骨質石化症(大理石寶寶)、5例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以及2例範可尼貧血(Fanconi's anemia)的病童,成功率已超過九成。

豐富臍血幹細胞--取代骨髓&周邊血幹細胞移植

江東和醫師提到,造血幹細胞的功能,在於植入人體內後能繁殖分化、增生成各類血液細胞,因此可用於治療血色素及血液功能障礙疾病、先天新陳代謝失常、惡性腫瘤、自體免疫及免疫功能缺陷類病變。不過「造血幹細胞」並不只存於臍帶血,事實上廣為人知的骨髓移植,移植的正是骨髓造血幹細胞;而近年來亦相當受矚目的周邊血幹細胞,則是以純粹捐血小板的方式,來分離出體內健康的周邊血造血幹細胞。

※臍帶血(造血幹細胞)目前可應用範圍列表

儲存費用昂貴---移植花費至少高2~4倍

相較於骨髓和周邊血尋求不易、對捐贈者副作用較高,移植病人也易出現對抗宿主等等反應,臍帶血因早已收集儲存,隨時都可解凍備用,因此自然能有效縮短移植前的準備時間,讓病患能及早接受移植,且收集臍血時對捐贈者完全無副作用,移植病人對抗宿主的反應也較緩和。

不過臍帶血收集與儲存皆所費不貲,據國內三大公捐中心龍頭—台灣血液基金會臍帶血庫醫學主管謝輝和醫師表示,以台灣血液基金會目前臍血庫儲存數2156袋為例,一年保存費用光是液態氮就需要一百多萬,而這尚不含配對與人事管理費用,也因此臍帶血移植費用,自然會較骨髓及周邊血移植來得高昂許多。

臍帶血v.s骨髓、周邊血幹細胞---特質不同,選擇時各有考量


臨床應用上,江東和醫師表示,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第一考量仍是骨髓及周邊血幹細胞,其次才考慮臍帶血,這並非出自金錢考量,而是雖然骨髓及周邊血幹細胞的排異性強,移植病人出現對抗宿主的機率較高,但對抗惡性血液疾病時有時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至於非惡性疾病(如重度海洋性貧血、再生不良性貧血、先天免疫缺乏等疾病),併發症自然越少越好,這時便可以臍帶血為優先考慮。不過江東和醫師也強調,上述考量並非絕對,實際應用時仍須依個案狀況判斷。


臍帶血應用一般來說並沒有年齡或性別的分別,只是臍帶血的量很少,對小孩的移植較大人有用,因此大多用在小於18歲兄弟間或人類淋巴球抗原(HLA)雷同之非親屬移植;以長庚醫院為例,在目前成功移植個案中,年齡最小的只有2個月,最大則為17歲。

臍血移植--一個彌補上天錯誤的機會

目前國內雖已有不少臍血移植成功個案,甚至有不少個案特地跨國來台進行臍血移植,不過江東和醫師表示,相較於日本、歐美國家,台灣的臍血使用率仍相對偏低;以重度海洋性貧血為例,傳統治療方法為定期輸血、吃排鐵劑,終其一生都必須如此,費用相當可觀。

據了解,長庚以臍血移植治癒重度海洋性貧血已累積有38例。江東和醫師提到,臍血移植當然有風險,不過相對於骨髓、周邊血,臍血幹細胞對抗宿主的機率低,移植後疾病未再發存活率已有九成;況且定期輸血也並非完全沒有風險,若臍血移植成功,患者便不必再依賴輸血度日,就像一個彌補上天錯誤的機會,是值得考慮的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炎秋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